您好!欢迎来到微端服务平台!
书名
  • 书名
  • 作者
  • ISBN
  • 关键词

作物栽培学总论(第三版)

作者:董钻 王术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24139-8 出版时间:2018-08 适用专业:
丛书: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三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 版面字数:332千字
¥ 34.50
推荐 1
阅读 918
  • 目录
  • 简介
  • 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作物生长发育

第三章 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形成

第四章 作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五章 作物栽培制度与技术措施

附录 作物栽培学常用专业词汇汉英对照

主要参考文献

本书包括5章:绪论、作物的生长发育、作物产量和产品品质的形成、作物与环境的关系、作物栽培制度与技术措施。本次修订,保留了前两版的基本框架,修正错误和一些过时的提法,对一些内容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古农书简介”、“化感作用”2节内容,关注种植业结构性调整、“保口粮”、“保谷物”、“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在本教材第一版和第二版前言中,曾就作物栽培学总论与各论的关系作过说明。一言以蔽之,总论与各论是同一门科学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总论将各种作物作为一个整体,概述栽培的一般原理和技术;各论则深入地分述各种作物栽培的原理和技术。总论是基础,是铺垫,是引论或导论。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远在两千多年前,著名的农书《氾胜之书》共18篇,前4篇与各种作物有关,可视为总论,后14篇则分别讲述十余种作物的具体栽培原理和技术。自从20世纪20年代之后,我国相继出版发行了黄绍绪、翁德齐、周长信、张金相、陈鸿佑等先生编著的《作物学通论》《作物学概论》等教材。“文化大革命”前,沈阳农业大学徐天锡教授、四川农业大学李尧权教授等在其所在的学校一直坚持讲授作物栽培学总论,并编著印刷过《作物栽培学总论》课本。以上前辈为后来作物栽培学总论的形成和教科书的编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9年4月,在山东农业大学召开了作物栽培学总论的编写研讨会。与会者有余松烈院士、于振文院士、官春云院士、董钻教授和杨文钰教授。会议由董钻教授主持并提出“总论编写提纲(征求意见稿)”。经过充分的研讨后,制定了编写大纲,并分头编写。半年后,各章稿件集中到沈阳农业大学,由董钻教授负责统稿。2000年底,《作物栽培学总论》正式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供全国各农业院校选用。一直以来,该书被全国许多院校采纳为教科书,有些院校还将其列为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参考书。 根据中国农业出版社的提议,此次对全教材进行了全面梳理和修订。为慎重起见,在动笔之前,曾致信原来参编者及所在单位征求意见和建议。此外,为了修改或增补相关章节的内容,还向十余个单位的专家索取了相关文件、资料或数据。这些单位是: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龙江农垦总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等。 本次修订,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鉴于我国多数农业院校未开设“中国农学史”课程,此次修订增加了“古农书简介”一节,由这些农书来讲述我国历代作物栽培的观点、技术和经验,以期农学学子们对祖国的作物栽培发展有初步的了解。 当前我国的种植业正处于结构性调整时期,本次修订概述了调整的重点和目标。 将原来的“粮食安全”改为“我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明确了“保口粮”和“保谷物”两个重点;强调了保产能的关键在于“藏粮于地”和“藏粮 于技”。 全面改写了“作物的产量潜力”一节,并列举了近年来我国几种作物已经实际获得的高产纪录。 删除了第三章中一些不属于栽培学总论的内容,因为这类内容是先修课和后续课讲授的范围。 原第五章“作物栽培措施和技术”改为“作物栽培制度与技术措施”,压缩了篇幅,精简了内容,增补了实例。 本次修订将一些常用概念术语给出了英文,希望对学生进一步查阅英文文献有所裨益。 根据同行的建议,增加了“化感作用”一节,化感作用是安排轮作前后作、选择间套作“伙伴”不可回避的生态因子。 在第三版即将送交付梓的时候,需要强调说明的是,本次修订是在第一版和第二版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凡是参与过本教材编写工作的各位同仁理所当然的都是这一版的参编者,他们为本教材的完成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许多心血。换言之,本教材是大家合力铸成的。 我们对参与本教材编写,为本教材提供资料,对本教材提出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对为本教材做过最后审校编审的诸同仁,都心存敬意,深表感谢!
展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