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微端服务平台!
书名
  • 书名
  • 作者
  • ISBN
  • 关键词

动物生物学

作者:吴常信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18013-0 出版时间:2013-08 适用专业:
丛书: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版面字数:1270千字
¥ 59.5
推荐 0
阅读 204
  • 目录
  • 前言

绪论

一、动物生物学的内涵与任务

二、动物生物学的发展概况

三、动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

四、动物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动物机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和物质

第二节 细胞

第三节 动物组织、器官和系统

小结

思考题

第二章 动物生殖与发育

第一节 动物的生殖

第二节 动物早期胚胎发育

第三节 胚层的分化与器官及胚外膜的形成

第四节 胚后发育与个体生长

第五节 繁殖生物技术

小结

思考题

第三章 遗传与变异

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

第二节 遗传模式

第三节 变异

第四节 遗传学与社会

小结

思考题

第四章 进化

第一节 生命的起源

第二节 进化理论

第三节 分子进化

第四节 物种形成

小结

思考题

第五章 动物与环境

第一节 环境变迁与动物界的进化

第二节 环境异质性与动物的分布

第三节 环境与动物的生存

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

第五节 动物驯养与环境的关系

第六节 人类环境改造与动物生存危机

小结

思考题

第六章 动物行为

第一节 行为的机理

第二节 行为的进化

第三节 采食与领地

第四节 繁殖行为

第五节 社会行为

小结

思考题

第七章 动物保护与福利

第一节 动物保护与福利的内涵及意义

第二节 动物品种资源的保护

第三节 动物保护的措施与福利

第四节 动物保护立法

小结

思考题

第八章 原生动物

第一节 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原生动物的分类

第三节 纤毛虫

小结

思考题

第九章 侧生动物

第一节 侧生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侧生动物的分类

第三节 海绵

小结

思考题

第十章 二胚层、辐射对称动物

第一节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腔肠动物的分类

第三节 水螅

小结

思考题

第十一章 无体腔动物

第一节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扁形动物门的分类

第三节 绦虫

小结

思考题

第十二章 原体腔动物

第一节 原体腔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原体腔动物的分类

第三节 秀丽隐杆线虫

第四节 原体腔动物的危害

小结

思考题

第十三章 软体动物

第一节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软体动物的分类

第三节 河蚌

小结

思考题

第十四章 环节动物

第一节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环节动物的分类

第三节 环毛蚓

第四节 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小结

思考题

第十五章 节肢动物

第一节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节肢动物的分类

第三节 日本沼虾和中华稻蝗

第四节 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小结

思考题

第十六章 棘皮动物

第一节 棘皮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棘皮动物的分类

第三节 海胆基因组研究

小结

思考题

第十七章 半索动物

第一节 半索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半索动物的分类

第三节 柱头虫

小结

思考题

第十八章 脊索动物

第一节 脊索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脊索动物的分类

第三节 文昌鱼

小结

思考题

第十九章 鱼类

第一节 鱼类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鱼类的分类

小结

思考题

第二十章 两栖纲

第一节 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两栖纲的分类

第三节 黑斑蛙

小结

思考题

第二十一章 爬行纲

第一节 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爬行纲的分类

第三节 乌龟

小结

思考题

第二十二章 鸟纲

第一节 鸟纲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鸟纲的分类

第三节 鸡

小结

思考题

第二十三章 哺乳纲

第一节 哺乳纲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哺乳纲的分类

第三节 鼠

第四节 兔

第五节 猪

第六节 羊

第七节 牛

第八节 牦牛

第九节 骆驼

第十节 马

小结

思考题

附录名词术语表

我担任本书主编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动物生物学》(Animal Biology)和《动物学》(Zoology)有什么不同?我曾认为,从历史上看,“动物学”书名在先,“动物生物学”书名在后,那必然是后者的内涵更深,外延更广。但是在比较了国内外几本同类的书以后,又否定了我的看法。尽管书名改了,版本新了,但结构体系并无多大变动,如Stephen AMiller 和John PHarley 合编的zoology第9版(2012)和第5版(2002),虽然时隔十年,内容有所更新,但章节目录都无变动。而且该书的第5版(影印版)由我国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2002年11月)封面的中文是《动物生物学》,英文的是 Zoology。国内也有的院校把过去讲课的《动物学》改为《动物生物学》。因此,《动物生物学》和《动物学》并无本质不同。至于为什么要把《动物学》改为《动物生物学》那就不在这里讨论了。 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是多数编者都是参考别人的书和文献来完成自己编写的内容,有的参考或引用过多,似乎有“抄袭”的嫌疑。我认为,教师们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也参考了前人或他人的教学科研成果编写教学用书,只要不是整章整节的大量照搬是符合编书规范的。 第三个问题是关于参考文献和图表列出的原则是什么?对于参考文献,我们把各章引用频率较多的参考书单独列出,而其他参考文献则列在各文章之后,便于读者按章的内容进行查找。由于编写的老师们都查阅了大量的参考书和文献,我在编辑过程中只选取了主要的参考书和文献,因为编书不像写科研论文那样要求在正文中标注并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全部列出。对于图表,除编者自己绘制或对原图有较大改动的以外,引用的图表都要求注明来源,以示对原著的尊重。但有的图表一时无法找到出处,也只能在此表示歉意。 第四个问题是关于编和审。本书编写人员近30人,除在目录前列出外,在所编章节的末尾也同时列出。这不仅是表示编者的负责任,同时也便于读者们有针对性地向编者咨询。 这么厚的一本书要一两位大专家逐字来审是勉为其难的。一是他们没有时间;二是他们也并不对全书各章的内容都很熟悉。所以在编写过程中,除了编者“自审”之外,我们还增加相关领域编者之间的“互审”,最后由四位副主编对全书内容把关。 第五个不算是问题,只是一个说明。本书是一本高等院校特别是农林院校的教学用书,应当配以相关课件和阅读资料,甚至是习题解答、课堂讨论、野外实习等辅导材料或视频等相关内容,不过现在已经来不及了,希望再版时作为“数字课程”加以补充。我也不同意个别编委以本书的名义附加出版其他的课件,因为没有经过全体编委的讨论和审查。当然以个人名义出版那是无可非议的。 最后,由于我这个不称职的“主编”,使得本书的出版推迟了将近一年。在此仅向出版部门和全体编委致以由衷的歉意。同时也请大家原谅我省去了一长串的致谢。 吴常信 2015年8月
展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