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微端服务平台!
书名
  • 书名
  • 作者
  • ISBN
  • 关键词

生物化学(第三版)

作者:黄卓烈∣朱利泉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20381-5 出版时间:2015-08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生物工程∣生物技术
丛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 54.00
推荐 16
阅读 16417
  • 目录
  • 简介
  • 前言
  • 作者介绍

第三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章 生物化学导论

第一节 生物化学的定义和研究的内容

一、生物化学的定义

二、生物化学研究的内容

第二节 生物化学发展简史

第三节 生物分子的非共价作用力体系

一、离子键

二、氢键

三、范德华力

四、疏水相互作用

五、位阻效应

第四节 水是生命的基本介质

第五节 细胞的缓冲系统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章 核酸化学

第一节 核苷酸

一、核苷酸的化学组成与命名

二、细胞内的游离核苷酸及其衍生物

第二节 DNA的分子结构

一、DNA的一级结构

二、DNA的二级结构

三、DNA的三级结构

第三节 RNA的分子结构

一、tRNA的分子结构

二、rRNA的分子结构

三、mRNA的分子结构

四、其他RNA的分子结构

第四节 核酸与蛋白质的复合体——核蛋白

一、病毒

二、染色体

第五节 核酸的性质与分离纯化

一、核酸的一般性质

二、核酸的紫外吸收特性

三、核酸的变性、复性和分子杂交

四、核酸的沉降特性

五、核酸的分离纯化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三章 蛋白质化学

第一节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二、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三、氨基酸

四、肽

第二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第三节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二、蛋白质的三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第四节 蛋白质的重要理化性质

一、蛋白质的两性解离及等电点

二、蛋白质的胶体性质

三、蛋白质的变性与凝固

四、蛋白质的沉淀

五、蛋白质的光学特性和颜色反应

第五节 蛋白质的分类

第六节 蛋白质研究技术

一、蛋白质的定量测定

二、蛋白质等电点的测定

三、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四、蛋白质的分离提纯

第七节 蛋白质的利用

一、蛋白质在食品方面的利用

二、蛋白质在医药方面的利用

三、蛋白质在饲料方面的利用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四章 酶

第一节 酶的一般性质

一、酶是生物催化剂

二、酶催化的特性

三、酶的化学本质

第二节 酶的组成和结构

一、酶的组成

二、单体酶、寡聚酶和多酶复合体

第三节 酶的活性中心与催化专一性

一、酶的活性中心

二、酶的专一性理论

三、酶专一性的有关假说

第四节 酶的作用机理与催化高效性

一、酶的催化作用与分子的活化能

二、中间产物学说

三、酶高效催化涉及的因素

四、胰凝乳蛋白酶的作用机理

第五节 酶促反应的动力学

一、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二、底物浓度对酶反应速率的影响

三、pH对酶作用的影响

四、温度对酶作用的影响

五、激活剂对酶作用的影响

六、抑制剂对酶作用的影响

第六节 酶的分类和命名

一、酶的分类

二、酶的命名

三、几种重要的酶

第七节 酶的活力测定和分离纯化

一、酶的活力测定

二、酶的分离纯化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维生素与辅酶

第一节 维生素简介

一、维生素的概念

二、维生素的分类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B和焦磷酸硫胺素

二、维生素B和黄素辅基

三、泛酸和辅酶A

四、维生素PP和辅酶Ⅰ、辅酶Ⅱ

五、维生素B及相应的辅酶

六、生物素和相应的辅酶

七、叶酸和相应的辅酶

八、维生素B和相应的辅酶

九、维生素C

十、硫辛酸

第三节 脂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A

二、维生素D

三、维生素E

四、维生素K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六章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性质

一、膜蛋白

二、膜脂

三、糖类

第二节 生物膜的分子结构及特征

一、膜脂的结构及特点

二、生物膜的结构模型及特征

三、脂筏

第三节 生物膜的功能

一、物质运输

二、能量转换

三、细胞识别

四、信息传递

第四节 膜生物工程及其应用

一、人工膜技术与研究

二、膜生物工程的应用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七章 糖类代谢

第一节 糖类概述

一、糖类的分布、组成与定义

二、糖类的功能

三、糖类的分类

四、糖类的分离纯化与分析

第二节 糖类的合成代谢

一、光合作用

二、糖异生作用——由非糖物质合成葡萄糖

三、蔗糖的生物合成

四、淀粉的生物合成

五、糖原的生物合成

六、纤维素的生物合成

七、果胶的生物合成

第三节 糖类的分解代谢

一、多糖的降解

二、寡糖的降解

三、糖酵解

四、三羧酸循环

五、磷酸戊糖途径

六、乙醛酸循环

七、葡糖醛酸途径

八、糖代谢的应用

第四节 糖类物质的吸收、转运和贮存

第五节 糖组学简介

一、糖组学的定义

二、糖链结构的多样性

三、糖链结构的研究方法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八章 生物氧化

第一节 生物氧化概述

一、生物氧化的基本概念

二、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方式

三、生物氧化中CO的生成

四、生物氧化中水的生成

五、自由能与氧化还原电位

六、高能磷酸化合物

第二节 线粒体及其氧化体系

一、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二、呼吸链及其组成

第三节 氧化磷酸化

一、氧化磷酸化的概念

二、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

三、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

四、氧化磷酸化的调节

五、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和抑制

六、线粒体外NADH的氧化磷酸化

七、其他氧化体系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九章 脂类物质的合成与分解

第一节 生物体内的脂类物质

一、脂肪酸

二、简单脂类

三、复合脂类

四、异戊二烯脂

第二节 脂肪的合成代谢

一、3-磷酸甘油的生物合成

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三、脂肪的生物合成

第三节 脂肪的分解代谢与转化

一、脂肪的水解

二、甘油的分解与转化

三、脂肪酸的分解与转化

第四节 类脂代谢

一、甘油磷脂的代谢

二、甘油糖脂的代谢

三、胆固醇的代谢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章 蛋白质的降解和氨基酸代谢

第一节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一、蛋白酶

二、肽酶

第二节 氨基酸的降解与转化

一、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二、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三、氨基酸降解产物的进一步代谢

四、由氨基酸合成其他含氮化合物

第三节 氨和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一、生物固氮

二、硝酸还原作用

三、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核酸的降解与核苷酸的代谢

第一节 核酸和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一、嘌呤碱基的分解代谢

二、嘧啶碱基的分解代谢

第二节 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一、核糖核苷酸的合成

二、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

三、核苷酸合成的抗代谢物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第一节 DNA的生物合成

一、DNA的自我复制

二、逆转录作用

三、DNA的体外扩增——PCR

四、DNA的损伤、修复和突变

第二节 RNA的生物合成

一、转录

二、RNA的自我复制

三、RNA生物合成的抑制剂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第一节 蛋白质合成体系中重要组分的结构与功能

一、mRNA和遗传密码

二、tRNA

三、rRNA及核糖体

第二节 原核生物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一、氨基酸的活化

二、合成起始

三、肽链的延伸

四、终止合成

五、翻译后核糖体复合物的解体

六、蛋白质合成中GTP的作用

七、多核糖体

第三节 真核生物蛋白质的合成

一、蛋白质合成的起始

二、肽链的延伸与终止

第四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调控

一、翻译起始的调控

二、稀有密码子对翻译的影响

三、重叠基因对翻译的影响

四、poly(A)对翻译的影响

五、蛋白质对翻译的阻遏

六、魔斑核苷酸水平对翻译的影响

第五节 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

第六节 蛋白质合成后的运输

一、蛋白质的分选信号

二、蛋白质的运送类型

三、蛋白质的运输方式

四、蛋白质的运输过程

第七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

一、抗生素

二、其他干扰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物质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 代谢调节

第一节 底物供应的调节

第二节 酶的调节

一、酶在细胞中的分布对代谢的调节

二、酶合成和降解对代谢的调节

三、酶活性的调节

第三节 基因表达和翻译水平对代谢的调节

一、基因表达的调节

二、翻译水平的调节

第四节 辅因子的调节

一、能荷水平对代谢的调节

二、[NADH]/[NAD]对代谢的调节

三、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矿物质对代谢的调节

第五节 激素系统和神经系统对代谢的调节

一、激素系统对代谢的调节

二、神经系统对代谢的调节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DNA重组的技术要件

一、重要的工具酶及其作用特点

二、目的基因的载体类型及其功能

第二节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步骤

一、目的基因的制备方法

二、目的基因和载体的体外连接

三、将重组的DNA导入受体细胞

四、重组克隆的筛选方法

第三节 DNA重组技术的应用前景

一、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蛋白质的生产和应用

二、基因诊断

三、基因治疗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Ⅰ 汉英生物化学名词

附录Ⅱ 英汉生物化学名词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书共15章。第一章到第六章是静态生物学部分,内容包括核酸、蛋白质、酶、维生素与辅酶的分子结构、物理和化学性质、生物功能的介绍,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的讨论。第七章到第十四章是动态生物化学部分,讨论了糖类、脂类、氨基酸、核苷酸、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分子的生物合成与分解以及各类代谢过程的自动调剂机制。第十五章介绍了发展迅速的DNA重组技术。各章附有本章小结和复习思考题。书后附有生化名词英汉对照和汉英对照,便于读者学习。
《生物化学》第二版出版以来,由于其内容新颖、概念准确、语言流畅而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广大读者一致反映,该书篇幅适中,内容丰富,特别适合于农业、林业、师范等相关院校的学生使用。广大读者对本书给予极大的支持和鼓励,我们深表谢意!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异常迅速。有关生物化学的新成果、新理论、新概念不断涌现。旧的理论、旧的研究方法必然要被新理论、新的研究方法所代替。为了适应生物化学的飞速发展,对《生物化学》第二版教科书进行修订或重写成为当务之急。《生物化学》第三版有两个主要目标。首先是完善生物化学的基本体系,使本书更加适合农林院校、师范院校、医药院校等对生物化学知识的要求。其次就是要更新内容,在各章节增加近年来生物化学研究取得的新成果、新进展和新概念。为此,对第七章糖类代谢、第八章生物氧化、第十一章核酸的降解与核苷酸的代谢等进行重写。对其他章节也进行了必要的修改,适当增加了部分新内容。《生物化学》第三版第一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由黄卓烈编写;第二章、第十二章由朱利泉编写;第三章、第十三章由邱业先编写;第四章、第五章由童富淡编写;第六章、第九章、第十章由巫光宏编写;第七章由刘小林编写;第八章、第十一章由丁运华编写;附录Ⅰ和附录Ⅱ由黄卓烈编排。各人分工修订完有关章节内容后,全体编写人员交叉阅读书稿,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并由各位作者修改加工。主编和副主编分工再修改。最后由黄卓烈全面修改直至最后定稿。《生物化学》第三版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华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苏州科技学院、浙江理工大学、江西宜春学院、广东惠州学院等院校的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和鼓励。中国农业出版社的领导和刘梁编辑对编写和出版工作给予极大的指导和帮助。在此,对以上有关单位和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修订的时间仓促,加上作者水平有限,本书难免有错漏之处,恳请各位同行、各位专家、各位读者向我们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对各位的诚恳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编者2015年2月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化学本质的科学。自然界中的生物千姿百态,但究其化学组成,各种生物所包含的有机化学物质惊人的相似。生物体的主要物质有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维生素、激素等。虽然组成各种生物体的物质基本相似,但各类物质在不同生物体的含量、分子结构等都是千差万别的。生物化学的任务不仅要揭示生物体内化学物质的种类、结构和含量,更重要的是要从分子水平上探讨这些物质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生殖、遗传、衰老等生命现象的关系。自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几十年间,生物化学已经得到飞速的发展。生物化学快速发展不仅派生出分子生物学这个全新的学科,而且极大地推动了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临床医学、药物学等学科不断向前发展。人们早已预言,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作为生命科学核心学科的生物化学在21世纪中必将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本书作为高等农业院校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教材,不仅要力求全面地介绍生物化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还要力求介绍学科各领域的最新研究手段和研究成果。本书共分15章。在前面的章节中首先介绍核酸、蛋白质、糖、酶、维生素等生物分子的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等。在后面的章节中,重点讨论各类有机分子在生物体内的物质代谢过程和能量的转换,深入浅出地讨论代谢的调节机理,并以简短的篇幅介绍当前发展异常迅速的基因重组技术。使学生既掌握生物化学的重要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术,又了解学科的最新发展和研究的前沿。本书第一章和第十四章由黄卓烈编写;第十五章由黄卓烈和朱利泉编写;第二章和第十二章由朱利泉编写;第三章和第十三章由邱业先编写;第四章和第五章由胡家恕编写;第六章、第九章和第十章由叶尚红编写;第七章、第八章和第十一章由谢东雄编写;附录Ⅰ和附录Ⅱ由黄卓烈编排。各人分工写完有关章节内容后,全体编写人员交叉阅读书稿,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并由作者修改加工。主编和副主编分工再修改。最后由黄卓烈全面修改直至最后定稿。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华南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湛江海洋大学、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和鼓励。中国农业出版社教材出版中心的领导和编辑对编写和出版工作给予指导和帮助。在此,对以上有关单位和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生物化学学科发展异常迅速,新方法、新手段、新成果不断涌现。由于编写时间仓促,加上作者水平限制,本书难免有不妥之处,恳切希望广大同行和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对你们的诚恳帮助我们表示衷心感谢!编者2004年5月《生物化学》自2004年7月出版以来,由于其具有内容简明扼要、新颖、概念准确、篇幅适当等优点而受到各使用单位和读者的普遍欢迎,已经重印多次。各使用单位和读者对本书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和鼓励,我们深表谢意!与此同时,本书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加上近年生物化学学科发展很快,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很有必要对其进行修订。《生物化学》第二版已经被教育批准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为了使本教材更符合教学的需要,我们于2008年11月在南昌召开了编写会议,讨论和制定了编写大纲,从而启动了第二版的编写。生物化学是生物学领域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有关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的信息增长很快,因而在第二版中对核酸的分子结构以及生物合成等内容进行了较多的修改和补充。酶的催化是生物化学反应的基础,第二版中对酶和维生素的有关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增删。对生物膜、脂类代谢、氨基酸的合成与分解等章节进行了重新编写。对生物氧化等章节的有关内容进行了必要的更新。本次修订还对有关名词和概念的表述作了提炼,使其表述更准确。对一些章节重新编排,使内容连接更合理,以方便讲授和阅读。本教材第一章、第十四章和第十五章由黄卓烈编写;第二章和第十二章由朱利泉编写;第三章和第十三章由邱业先编写;第四章和第五章由童富淡编写;第六章、第九章和第十章由巫光宏编写;第七章、第八章和第十一章由谢东雄编写;附录Ⅰ和附录Ⅱ由黄卓烈编排。最后由黄卓烈对全书全面修改直至最后定稿。本教材在修订过程中得到华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苏州科技学院、浙江理工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院校的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和鼓励。中国农业出版社领导和编辑对修订和出版工作给予极大的指导和帮助。在此,对以上有关单位和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修订时间仍显仓促,加上作者水平和编写经验有限,教材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恳切希望广大同行和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日后进一步修正。编者2010年2月
黄卓烈,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利泉,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
展开

相关推荐